小時侯被倪匡、金庸迷的團團轉時,最喜歡去書店待著,一來貨色齊全,二來口袋零用錢不足,常常一站就是一個下午也不嫌累。那時家裏附近還沒什麼像樣的書店,總得趁著星期六、日搭一小時的公車到士林金石堂享受店員的白眼。
長大後佔有慾變強了,幸福的定義成了買一本喜歡的書回家躺著慢慢讀,在書店溜達的時間漸漸少了。尤其這些年網路書店發達,又是折價又是導讀,逛書店成了一種生活品味,買書的功能性不再強烈。誠品書店是帶動這股書店時尚質感的最大推手,木頭香混著書香,咖啡色襯著書本的五顏六色,讓人流連忘返。
在「書店風景」這本書中鍾芳玲提到每家書店都有他自己的風景,讀到這句話時我曾幻想:「如果有一間人文與自然風景重疊的書店,該有多美?」,終於我在淡水找著了有河Book。它是間新書和二手書混雜的書店,偶爾舉辦各式新書發表會、電影欣賞甚至歌曲演唱。光聽名字就覺得創意十足的貼切,有河Book,有何不可,在書本與山水之間找到平衡點。
一開始知道有河是從網路上發現的,心想我每天都在淡水街上晃怎麼不知有這間店?從淡水捷運站往河邊走去,除了安靜的觀音山和流不停的河水外,放眼望去盡是如夜市般喧囂的10元商品店,而有河Book就這麼大隱隱於市,藏匿在不起眼的二樓裏,難怪我不曾發現。
從細細窄窄的樓梯向上走去,二側牆壁猶如置身詩光叢林,貼滿了書友們隨手寫的小詩或塗鴨,一不小心會迷失方向。若問起有河Book那一點特別?隔著書店和露台間的那片「詩玻璃」是我的最愛,誠如店員686所說「不斷的有詩人來這邊寫詩又不斷的被擦掉」,似河水潮來潮去般,創造了一種生生不息的活力。
雨後灰濛、藍天白雲、夕陽餘輝裏,玻璃詩讀來各有不同感受。而有河book的露台上也有愛看詩的文學貓,有時我在裏面向外看觀音山,而貓在外面向裏看著玻璃詩,兩兩相望有著不同的樂趣。我和有河的故事,繼續在淡水河邊漫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